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 B.德国君主立宪制 |
C.美国总统共和制 | D.法国共和制 |
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B.祖宗之法不足守 |
C.变者天下之公理 | D.托古改制 |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上述思想主张的代表是
A.孟德斯鸠 | B.伏尔泰 | C.普罗塔戈拉 | D.卢梭 |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五湖四海”。这说明的是
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 | 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
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 | 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
黄宗羲曰:“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制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文中黄宗羲评价的思想家是
A.朱熹 | B.王阳明 | C.程颐 | D.李贽 |
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
B.“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
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
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