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此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A.地域差异性 | B.整体性 | C.独特性 | D.复杂性 |
读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季节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位置一般位于副高脊北侧,其原因可能是
A.副高脊推动台风雨带北上 |
B.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南下的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 |
C.影响我国雨带形成的主要气流是偏北风 |
D.副高气流辐合造成北侧多对流雨 |
当副高脊位于30°N—35°N附近时,我国东南沿海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A.伏旱 | B.泥石流 |
C.台风 | D.洪涝 |
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定位导向功能的小型玩具轮船,考查某段河流周围的自然地理特征。下图是每隔15分钟持续通过定位记录下来的轮船所在位置处理电子图。下列对①②③河段流水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②③段相比,①段侧蚀明显、向下侵蚀减弱 |
B.与①③段相比,②段溯源侵蚀和向下侵蚀最明显 |
C.与①②段相比,③段侧蚀减弱、堆积作用加强 |
D.①②③段中,②段的侧蚀更强,③的溯源侵蚀更明显 |
下列分别是某地区水系分布图与甲河流流域某一水位站,在2008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对水系分布图中地理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A.甲河的长度长;流域面积小;干流东部地势相对低缓 |
B.乙河干流自南向北流;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西岸 |
C.乙河支流数量少,但纬度低,河水的流量要比甲河大 |
D.甲河西部多冲积扇平原,东部为南北走向的山地,地势高 |
近年来,上游植树造林,使该水文站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趋于好转。在相同的降水量下,该地水文站的“洪峰”点有所降低并右移,水文曲线图中A点的移动趋势。
A.A点上移、右移 | B.A点下移、右移 |
C.A点上移、左移 | D.A点下移、左移 |
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 | 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小 |
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 | 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
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 | 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 |
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 | 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
点轴渐进扩散是经济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等。读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区域城市空间扩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外围地区选择重点发展城镇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接近原料地 | B.土地租金低 |
C.交通便捷 | D.劳动力丰富 |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各县城应该(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B.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
C.建立产品研发机构 | D.征收地租补贴运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