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A.渭河平原 B.庐山 C.汾河谷地 D.喜马拉雅山
科目 地理   题型 双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21世纪农业面临的八大变革”示意图,回答22~23题。

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同时具备“土地型、机械化、农场式”等特征的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关于21世纪八大农业变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化到生物化的变革,目的是缓解资源短缺
B.土地型向海洋型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
C.平面式转化为立体式只有在山区方可实现
D.自然化向工厂化的转变淡化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与季节性

图为某水系示意图,其下游地区受洪涝威胁大,合理的治理措施有

A.保护上游地区的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B.对中游地区河道裁弯取直,兴修水库
C.对下游地区疏浚河道,开挖新的入海河道
D.跨流域调水,把该地区多余的水调入其他地区

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hPa)。读图完成19~20题。

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有

A.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B.气温日较差甲地大于乙地
C.风力甲地小于乙地
D.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多于乙地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该地区国家乳畜业发达
B.该地区国家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C.该地区南部高技术工业发达
D.该地区北部国家城市化速度较快

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地区。读图完成26题。

若甲、乙分别表示美国的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则关于图中箭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畜产品运输方向
B.煤铁资源运输方向
C.二战后工业扩散方向
D.20世纪60~70年代人口流动的方向

2010年12月1日,国家正式批复成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谓资源型经济,主要是指依靠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开采、初级加工,形成初级产品的经济增长模式。据此回回答24—25题。
有关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带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B.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持续性
C.易受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
D.使山西省成为全国能源供应基地

山西实施经济转型试验的原因包括

A.煤炭等资源已近枯竭
B.单位GDP能耗高
C.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狭小
D.区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