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解决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大的问题,某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工厂排出的富含CO2的废气经净化吹入碳酸钾溶液吸收,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使废气中的CO2转变为燃料甲醇。“绿色自由”构想的部分技术流程如下

(1)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0。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低温有利于提高原料气的平衡转化率。而实际生产中采用300℃的温度,除考虑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外,还主要考虑了                
(2)从合成塔分离出甲醇的原理与下列       操作的原理比较相符(填字母)

A.过滤 B.分液 C.蒸馏 D.结晶

工业流程中一定包括“循环利用”,“循环利用”是提高效益、节能环保的重要措施。“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除K2CO3溶液和CO2、H2外,还包括          .
(3)在体积为2L的合成塔中,充人2 mol CO2和6 mol H2,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H2) =______________;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措施有______    __。
(4) 如将CO2与H2以1:4的体积比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制得CH4
巳知

写出C02(g)与H2(g)反应生成CH4(g)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保护水资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把0.4 mol X气体和0.6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 X(g)+5 Y(g)=n Z(g)+6 W(g)。2 min 末已生成0.3 mol 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min)-1,计算:
(1)前2 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2 min末时Y的浓度;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多少?

有一铝铁混合物,甲、乙同学为了研究它的组成,分别取等质量的两份样品进行实验:
(1)甲向样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样品全部溶解,共收集到11.2L气体;
(2)乙向样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6.72L气体; (气体体积都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求样品中铝与铁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

取一定量的CuO粉末与0.5 L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一根50 g铁棒插入上述溶液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化时,铁棒增重0.24 g, 并收集到224 mL气体(标准状况)。求此CuO粉末的质量。

将6.5gZn加入到200mL的稀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试求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和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计算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

将0.23 g金属钠投入到100 ml水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试计算:
(1)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多少毫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