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①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按品第高低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②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③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④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

A.平城地处偏僻,自然环境差 B.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政权
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 D.洛阳地区农业文明发达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②均田制确定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
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均田制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⑤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⑤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基层的控制 B.县制的推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商鞅是中国推行县制的第一人 D.县的长官由国君直接进行委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