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因其具有破坏性大、突发性强、难以准确预报等特点,往往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地时间(东十二区) 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距离地表仅有5公里。地震造成300余人遇难,城市数十座建筑坍塌。
当地时间(东九区)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海岸附近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级超强地震并引发海啸,目前造成一万多人遇难,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地震也导致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引发恐慌。
材料二:两次地震示意图
(1)新西兰和日本地震的发生都与 板块的运动有关。
(2)新西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2011年2月 日 时 分,此日后一段时间我国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是 。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淹没了东北部沿岸地区,为监测灾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3)从风向和洋流的角度分析日本核电站爆炸后短期内的放射性物质扩散(大气污染和海水污染)是否对我国构成严重威胁,请说明理由。
假设右图是洋流模式图的一部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为大洋环流,则处于半球的中低纬度,若处在太平洋,图中①一④所代表洋流具体名称及洋流性质为①流,②流,③流,④流;①②③④中存在较大渔场的是,名称为。
(2)若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则此时北半球为季,南亚盛行风;此时洛杉矶的气候特点为,非洲南部热带草原上的植物(繁茂或枯黄)。
16. 下图为北纬26°某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水循环的环节:②,③,④,⑦。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图中③这个环节主要靠途径来完成。
(3)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水循环的数量,或者使水资源遭受,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4)图中的甲地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的特点是,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 | B.④——乙 | C.⑥——丁 | D.⑦——丙 |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季。
(3)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气候类型④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4)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 渔场,形成原因是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2008年1月28日6时再发暴雪红色警报(我国暴雪灾害分为四级,12小时降雪量大于4mm称为蓝色预警,大于6mm称为黄色预警
;6小时降雪量大于10mm称为橙色预警,大于15mm称为红色预警)。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如图所示
地区将发生大雪、暴雪和冻雨灾害。
材料二:中央气象台的气象专家说,此时发生如此长时间的暴雪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种危害。
(1)此时亚欧大陆上受_____气压中心控制;北半球太平洋上主要受____气压中心控制。
(2)图中,发生冻雨灾害的地区冬季气候特点是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中提到,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产生了图示地区的大雪、暴雪和冻雨灾害。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
(4)为什么说,此次长时间的雪灾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一下。
下图为我国40°N附近的剖面图,读图回答。
(15)图中丙、丁所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16)图中所示地形区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在下图括号中填出各地区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17)简要说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的空间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