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因其具有破坏性大、突发性强、难以准确预报等特点,往往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地时间(东十二区) 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距离地表仅有5公里。地震造成300余人遇难,城市数十座建筑坍塌。
当地时间(东九区)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海岸附近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级超强地震并引发海啸,目前造成一万多人遇难,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地震也导致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引发恐慌。
材料二:两次地震示意图
(1)新西兰和日本地震的发生都与 板块的运动有关。
(2)新西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2011年2月 日 时 分,此日后一段时间我国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是 。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淹没了东北部沿岸地区,为监测灾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3)从风向和洋流的角度分析日本核电站爆炸后短期内的放射性物质扩散(大气污染和海水污染)是否对我国构成严重威胁,请说明理由。
读下图(图中粗线表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此时,①~④点太阳高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点有。
(3)下列有关②③④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点位于②点的正南方向 |
B.③点和⑤点同时看到日出 |
C.②③两点之间的经度跨度比④⑤两点大 |
D.②③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比③⑤两点短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2月12日当地时间晚上6点第21届冬奥会在加拿大西部城市温哥(49°13′N,123°06′W)开幕,历时16天,于2月28日闭幕。
材料二 下面甲图为第21届冬奥会开幕时北半球太阳照射投影图,A地为温哥华。
(1)当第21届冬奥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2010年2月____日____时。
(2)若乙图为甲图中晨昏线与某条经线相交位置图,且O点的地方时为6时10分,则O点所在地是
A.晨线—热带—西半球 B.昏线—寒带—东半球
C.昏线—温带—西半球 D.晨线—热带—东半球
(3)弧线ac为________(晨线或昏线)。若从甲图中a处乘飞机沿最短航线飞行到c处,则飞机的航程大约为 ( )
A.5000千米 B.6371千米 C.10000千米 D.20000千米
(4)写出第21届冬奥会开幕当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冬奥会期间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5)此时,甲图中与c点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为________点。d点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的范围是________。
(10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读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9年4月7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小浪底水利枢纽与三门峡等水库联合运用,将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作为黄河水沙调控的“龙头”,已将5亿多吨泥沙冲入大海。
(1)简述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4分)
(2)分析黄河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并指出小浪底工程对下游哪些自然灾害有减轻作用。(6分)
(18分)图甲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图乙为该地七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乙中①与③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阐释其原因。(8分)
(2)结合图甲,从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角度简要分析图乙中②地气温最高的原因。(4分)
(3)依据图甲分析图示区域内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6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日报》2007年11月30日报告“我国农村地区生活能源的消耗,秸杆占31%,薪柴占25%,传统的炉灶秸杆薪柴的能源利用率只有10%—15%。”
材料二 2007年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节能减排”工作,争取完成
“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图是“世界部分国家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
材料三交通工具尤其是近几年私人汽车的大量增加,使我国石油消费最大增,最近全国许多城市油价大幅提高,石油短缺,出现了排队加油的现象。据统计2006年我国汽车累计生产727.97万辆,以销售721.60万辆的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所用能源56%来自生物能,它带来的后果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出,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3)读“材料三”,鼓励私人购买汽车,能促进相关产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除加剧石油短缺和交通拥挤外,还能产生问题,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