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在面对自我与他人的利益关系时,人们作出了如下选择
| 人们所持观点、原则 |
占调查总人数百分比 |
| 利己但不损人 |
44.9 |
| 先人后己,助人为乐 |
32.5 |
| 先人后己,尽量兼顾 |
21 |
| 只要利己,不顾他人 |
1.2 |
以上的选择结果表明
①合理的个人利益是客观存在的 ②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泛滥
③多数人坚持了正确的价值选择 ④利他与利己,可以实现共赢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5年3月9日,李克强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说:“很多(国有企业)退休老工人年轻时为共和国发展流过大汗,绝不能让他们年老时再流泪!”总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
②国有企业职工对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过突出的历史贡献
③国家应重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④政府对国有企业职工负有养老的全部责任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起调查“您在过去一年内个人信息是否曾被泄露或窃取?” 有大约2/3的调查者,在这个问题下面回答了“是”。针对这种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①消费者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令人担忧
②经营者收集消费者信息是非法行为
③政府在公民信息安全管理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④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敦促人大召开会议加快立法保护公民权利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长期游离于经济全球化之外的国家将只能持续处于边缘化贫困之中。”这表明()
①各国只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才能获得较快的发展
②各国离开国际社会就无法生存
③坚持独立自主发展本国经济,就会陷入闭关自守
④各国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就能摆脱贫困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④ |
近年来,中日关于钓鱼岛的摩擦日渐增多。近期,我外交部发言人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历来是明确的、坚定不移的。这表明( )
①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必然的
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之一
③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④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将在南海的主要岛屿配备5000吨级海事巡逻船,并逐步建立定期巡航制度。同时我国将“逐步建立三沙定期巡航制度,共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并将在岛上持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海上安全信息数据共享平台”。这说明( )
| A.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导力量 |
| B.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
| C.我国积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 |
| D.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