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一年之计在于春,5年规划看头年。从地方两会到全国两会,“幸福”可谓其中一大热词。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共识。
材料二:哪些因素影响幸福感?人民网就此推出的调查,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截止2011年2月20日21时,共有11519人次参与此次调查。34.4%的网友认为“经济状况、生活质量”是影响幸福的首要因素;31.4%的网友认为“权力规范,公共服务”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27.7%的网友认为“社会保障、体面尊重”与生活幸福感关系最紧密;此外,还有6.6%的网友选择了“社会参与,价值实现”这一选项。
(1)结合材料一,从价值观角度,分析说明“幸福”成为各地政府施政导向的正确性。(2)针对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政府应该怎样努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提高。
辨析:央行提高存贷款利率就是为了抑制投资,限制消费。
从国家经济建设和公民的经济生活两个方面,比较储蓄存款和保存现金的优劣。
如果说2007年的沪深股市唤起了老百姓的理财意识,那么,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最高6124点延续至2009年2月的2300点左右徘徊的“牛熊之变”则让投资者彻底意识到“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经过漫长的“熊市”教育,广大股民终于以“血淋淋”的代价,体会出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1)“牛熊之变”是指什么变化?
(2)你是如何理解“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的?
上海市10年来的变化:
年份 指标 |
1996年 |
2005年 |
国民生产总值 |
2462.57亿元 |
6381.28亿 |
人均年消费性支出 |
5868.12亿元 |
10356.84亿元 |
人均年娱乐和文化服务消费 |
356.19元 |
936.78元 |
请根据以上数据,运用经济常识中的有关知识对上海市居民消费生活10年来的变化进行分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办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用经济常识分析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