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短缺情况

 
煤炭
原油
电力
天然气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60%
10%
——
5%
2007年短缺
8000万吨
1.6亿吨(口)
200万千瓦时
8—10亿立方米

   注: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依赖进口), 10种短缺。
材料二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资源综合利用率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
矿产资源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油耗
工业用水重复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20%

   注:在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位居133位。评价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就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老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为此,习近平作出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结合材料,运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知识说明我们怎样才能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社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之一。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
某市物价局将组织召开水价调整方案听证会。在水价调整方案中,由于供水建设投入提高等因素,拟全面实施阶梯式水价(基本特点是用水越多,水价越贵)。市物价局将按规定公告听证方案,并将根据听证会参加人的意见修改、完善方案后,报市政府审批。
此次拟召开听证会的消息公布后,立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广大市民建议阶梯水价的梯度设置必须合理,并说不反对阶梯式水价,但反对普遍涨价。
(1)结合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知识分析该市自来水公司提高水价申请的原因。(8分)
(2)运用“生活与消费”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市民并不反对阶梯式水价,但反对普遍涨价”?(12分)

李同学的爸爸在一家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做财务,每月发奖金3000元,工资12000元,他妈妈在一家美资企业做销售,收入丰厚,姐姐服装技校毕业后,开了一家纺织品公司,自己亲自经营,舅舅是农民,自从国家实行土地流转后,承包了10亩土地,从事蔬菜的种植。
(1)上述人物中分别是按照哪种分配方式进行分配?
(2)材料体现了我国分配制度是什么?

材料一:2013年年末我国人口数及其构成,见下表

注: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6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材料二: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高储蓄、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我国人口抚养比的上升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随着我国传统人口红利期的逐步消失,请从下表中选择三项能够应对的措施,并分别说明理由。

①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②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③企业重视科技和管理创新
④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⑤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二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