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农民在精选谷种时,常用一种叫“风车“的农具进行分析。其过程为:在大小相同的风力作用下,谷种和瘪谷(空壳)谷粒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谷种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这样它们就会自然分开。对这一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谷种飞出洞口时的速度比瘪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小些 |
| B.谷种质量大,惯性大,飞得远些 |
| C.谷种和瘪谷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 D.M处是瘪谷,N处是谷种 |
图中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开关K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是K接通前的()
A.![]() |
B.![]() |
C.![]() |
D.![]() |
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0.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6J和5J.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8J时,它的动能为( )
| A.8J | B.15J | C.20J | D.34J |
如图所示,一电容器的两极通过电阻始终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大 |
| B.电阻上有a流向b的微弱电流 |
| C.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
| 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
如图所示, a、b是两电阻R1和R2的I-U图象,它们把第一象限分成Ⅰ、Ⅱ、Ⅲ三个区域,若将R1和R2并联,则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象 ()
| A.一定在区域Ⅰ |
| B.一定在区域Ⅱ |
| C.一定在区域Ⅲ |
| D.不能确定 |
电量和质量之比叫荷质比,质量和电量不同的带电粒子,在相同电压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后,必定是()
| A.荷质比大的粒子其动能大,电量大的粒子其速度大 |
| B.荷质比大的粒子其速度大,电量大的粒子其动能大 |
| C.荷质比大的粒子其速度和动能都大 |
| D.电量大的粒子其速度和动能都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