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谓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A.将发生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 |
B.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
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
A.经营者革命 | B.福利国家的出现 |
C.国有化的推行 |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该图所反映的问题,可以通过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
A.世界银行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C.关贸总协定 | D.世界贸易组织 |
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百分比)
年代 |
1956~1960 |
1966~1970 |
.1971~1975 |
1986~1900 |
国民收入 |
8.7 |
7.7 |
5.7 |
1.3 |
工业总产值 |
10.4 |
8.4 |
7.4 |
2.5 |
从上述变化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苏联的经济体制活力严重衰退 B.苏联的经济改革毫无实际效果
C.计划不能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 D.发展经济必须借助于外国援助
20世纪5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不使它失去优点。” 这表明法国当时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 B.出现了“滞胀”现象 |
C.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 D.实行普遍的福利制度 |
二战后初期,日本为发展经济,在外交上采取的主要策略是
A.积极改善对华关系 | B.依赖于美国的保护 |
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D.寻找欧洲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