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打电话、看电视等。“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为
A.它利润高,发展快 | B.它是基础性产业 |
C.它改变人们得生活方式 | D.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
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 |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
2009年3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美国国会众议院审议通过的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出台的涉藏决议罔顾事实,无端指责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极力美化达赖多年来从事的反华分裂活动,严重违背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这一表态表明
①我国在宗教事务上与美国没有任何来往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宗教有本质区别
③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③ |
全国现有宗教职员30多万人,其中被选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约1.7万人,这说明
A.我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 B.我国的宗教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C.拥有宗教信仰是参与政治生活的前提 | D.我国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政治地位平等 |
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都是民族自治机关 |
B.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自治乡 |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意味着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各项事务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的“自治”必须以坚持国家统一为前提 |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如世代生活在西藏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反映了我国各民族
A.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 B.已经消除了民族间的差异 |
C.在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 D.已经没有了民族间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