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 ④大气环流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此时,关于图中AB沿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最可信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
C.降水量越来越大 |
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
下列关于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规模开发西藏的矿产资源 |
B.完善全国铁路网 |
C.促进民族团结与区域文化交流 |
D.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
在规划进藏铁路时,曾有川藏线、滇藏线、青藏线等多种方案,最终选择青藏线方案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 B.国防安全 |
C.社会经济 | D.国家政策 |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完成1~3题。.图中序号①②③地形单元与地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冲积低平原、缓斜平原、滨海平原 |
B.缓斜平原、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 |
C.缓斜平原、滨海平原、冲积低平原 |
D.滨海平原、缓斜平原、冲积低平原 |
.该地区的中、低产田主要分布的地貌单元是(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 |
.与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相比,该地区耕地中突出的限制因素是( )
A.耕地面积 |
B.水热资源 |
C.旱涝、盐碱和风沙 |
D.旱涝、水土流失 |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其中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完成1~2题。“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 )
A.风化作用和过度放牧 |
B.风蚀作用和开山取石 |
C.水蚀作用和滥伐森林 |
D.沉积作用和环境污染 |
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是( )
A.建小水电站 | B.开采小煤窑 |
C.上山砍柴 | D.开采天然气 |
读图,完成1 ~4 题。.图中山脉M为( )
A.雪峰山 | B.武夷山 |
C.巫山 | D.贺兰山 |
.图中P、Q为我国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们分别是( )
A.葛洲坝、三峡 |
B.小浪底、三门峡 |
C.龙羊峡、李家峡 |
D.三峡、葛洲坝 |
.图中P、Q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
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②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③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④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在图中P处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首位目标是( )
A.灌溉 |
B.发电 |
C.航运 |
D.防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