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于中共“一大”的党纲,中共“二大”党纲的最大变化是( )
A.体现了压抑资本主义未来发展的目标 | B.以俄国十月革命夺权方式为革命道路 |
C.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 D.承认了中国革命不可超越的历史阶段 |
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最主要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 B.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成为普遍的社会规范 |
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明显减少 |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自习乱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法,丙——道 | B.甲——儒,乙——道,丙——墨 |
C.甲——墨,乙——法,丙——道 | D.甲——道,乙——墨,丙——儒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对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D.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 |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