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
A.正确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 B.正确处理好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
C.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D.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 |
“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到的才是存在的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② |
“人生万物,万物生和!”在大千世界的轮回变幻中无论是生命的哲学还是生存的伦理都互通有无,我国伟大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这种哲学视点在文学意境中的反应分为两类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他强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谓之“有我之境”;情感比较含畜,不动声色的意境为“无我之境”)下列能引发读者深刻的极致共鸣的是()
①“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古代诗人王昌龄笔下冷艳绝美的青海湖,由于盲目开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青海省不得不斥巨资实行“人退湖进”治理方略,生态逐渐好转。从青海湖的变迁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②保护环境是我国当前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③要按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④人类驾驭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沙由于含有特殊的矿物质,具有较强的磁性,产生红外线、(吸收的)热力辐射,用此作沙疗具有神奇的治疗效果,每年6至8月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来这里享受沙疗。以往不被人们重视的沙漠,今天却成为人们治病、疗养的宝沙。这表明()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们能够利用自然物的属性为自己服务
③自物能否被利用取决于人的认识水平
④自然物本身的属性能否被利用与人的认识水平有关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关于运动,马克思有精辟的论述:“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