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画《富春山居图》在构图上注重近、中、远景的处理,留有大片空白,形成生动又不乏严谨的结构,使山水布局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简约明快。这告诉我们
| A.成功的艺术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 |
| B.实现创作主题的意图,需要摆脱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 |
| C.在实践的基础上的辩证否定是实现艺术创作的关键因素 |
| D.恰当的把握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实现艺术整体化 |
端午节,民间有在屋中贴五毒图的民俗,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种民俗表明 ( )
| A.人们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
| B.人们改造自然物必须以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前提 |
| C.仅凭主观愿望是可以改变客观现实的 |
| D.唯心主义对指导人们改造自然有积极作用 |
20 世纪 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 )
| A.人与自然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
|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
|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
| D.人们应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荀子·王制篇》曰:“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龟、百索,以时禁发,而财物不屈。” 荀子主张自然界开发利用 ( )
①要按照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②要根据人的客观需要进行
③要根据事物存在的固有联系
④要顺其自然,服从自然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表明 ( )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
| 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
| 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
|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
2009年6月,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工作方案》,据《方案》通报,由于轨道交通、城市路网尚未建成,而机动车数量和出行量持续上涨,北京仍面临严峻拥堵压力,今年底前,北京将扩大错时上下班范围,研究调整北京各级党政机关的上下班时间。该市的这一举措 ( )
①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 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适应主观需要 ④如实地反映了北京的客观实际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