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枷锁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斯鸠的观点比较恰当地描述了当时中国政府的状况 |
B.明清统治者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表明专制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
C.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
D.孟德斯鸠的看法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诬蔑 |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
C.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
D.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 | B.精耕细作 |
C.铁犁牛耕 | D.自给自足 |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A.通判 | B.御史大夫 |
C.刺史 | D.监察御史 |
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
A.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
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D.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
1950年,英国政府认为,承认新中国虽不是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灵丹妙药”,但至少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如果不与这个政府建立关系,我们就不能对它将来的发展施加影响”。当时英国的对华认识()
A.反映出中英双方的战争危机消失 |
B.反映出新中国不承认旧的中英关系 |
C.没有预料到新中国会倒向苏联一边 |
D.与美国的对华政策高度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