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
| A.制天命而用之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 C.兼相爱、交相利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闷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人回答:“功名就者。”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
|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
| B.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
|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
| D.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
美国学者克拉克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科举考试制度创立于( )
| A.汉朝 | B.魏晋南北朝 |
| C.隋朝 | D.唐朝 |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东方朔等有才学的入通过下面推荐得以到大皇帝身边得到重用。这种选官制度是( )
| A.世袭制 | B.科举制 |
| C.九品中正制 | D.察举制 |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
| A.有利于国家统一 |
| B.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
| C.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
| D.有利于秦朝的强大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 )
| A.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 |
| B.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
|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
| D.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