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是       ,b是      。过程①是       ,发生的场所是           。②是       ,发生的场所是           
(2)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图中生理过程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若18O标记①过程中的H2O,那么在④过程的最终产物中,有可能检测到18O的物质是            
(4)请写出③和④所示生理活动的总反应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若甲为体温调节中枢,为了探究甲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甲鼠用一定的方法破坏其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①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把它指出来。
A:,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在生物体内代谢过程中,许多化学物质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对于生物体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图中甲表示相关物质,A、B表示相关的来路和去路,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如果甲表示大豆叶肉细胞中的C3,A过程表示获得还原C3所需要的物质的过程,则完成A的场所是。光照条件下,当外界CO2含量突然降低时,甲物质的含量将
⑵如果甲表示人体内的血糖,则A过程中甲的来源主要包括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非糖物质的转化及。当人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了B过程的进行。
⑶若甲表示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则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

水在细胞中有两种形式,试围绕细胞中这两种形式的水回答下列问题:
(1)刚收获的鲜小麦水含量充足,随后在阳光下晒干,重量减轻,这个过程损失的水主要是___________,这样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仍能萌发。若把晒干的种子,放在洁净的试管中加热,试管壁上还会出现水珠,这些水主要来源于细胞中的___________,这样的种子将不能萌发。代谢旺盛的细胞内___________水的相对含量高。
(2)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较多的是种子
(3)以占种子干重的百分比计算,种子萌发时干燥大豆种子的吸水量比干燥花生种子吸水量
(4)将一活的植物叶肉细胞放入蒸馏水中充分吸水后,转移到0.01g/mL的蔗糖溶液中,试分析判断,该植物细胞将________ ;反之,若先将该植物细胞放入0.01g/mL的蔗糖溶液中,充分吸水后再转入蒸馏水中,该植物细胞将_________(选择字母代号答题)
A.失水 B.吸水 C.既不失水又不吸水
(5)种子入库前必须对其干燥处理,降低种子中的含水量。试分析其中的生物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如果表示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则A表示     
如果图表示组成活细胞的化合物,则A表示     
如果图表示组成脱水后的干细胞的化合物,则A表示     
如果图表示细胞分裂周期,则A表示    期。

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证明酶是蛋白的实验。
实验材料:0.1g·mL-1的NaOH溶液、0.01g·mL-1的CuSO4溶液、鸡蛋、人的新鲜唾液、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和滴瓶、脱脂棉。
实验原理: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反应产生紫色物质(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如能证明酶也能发生双缩脲反应,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实验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