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13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地和食性也不相同,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根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先地雀进化来的。
(1)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 _,阻止了种群间的 交流,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 __, 便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发生了 ,这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由于不同岛屿上的食物种类和栖息条件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成活,有的个体得不到食物而死亡,此过程被达尔文称为 _。它是通过 _来实现的。由于环境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说明 _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证明 _ 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2分,每空2分)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
A不存在,不管B存在与否(aa Z—Z— 或aa Z— W) |
A存在,B不存在 (AZbZb或AZbW) |
A和B同时存在 (AZBZ—或AZBW) |
羽毛颜色 |
白色 |
灰色 |
黑色 |
(1)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_________,雌鸟的羽色是_________。
(2)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母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论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
将黑藻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在一定范围内该绿色植物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
(2)若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则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在35℃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用CO2吸收量表示)
(3)根据表中数据,在答卷纸上的坐标图中绘出光合作用消耗CO2的总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如右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0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2)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B点时,植物细胞呼吸最弱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0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
(4)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
(10分)下图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中的_________所示的时期。____________图代表的分裂时期能显示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显著区别。
(2)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的是______ ______图,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_图。
(3)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该图中缺少了细胞周期的某个时期,该时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
(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
下图所示均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效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丙代表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在a点时,气体进出叶绿体的状况是__________。
(2)图甲中在c点时,结构M内ATP与ADP的流向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d点与e点相比,e点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4)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 ℃时该植物有机物量能否增加?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