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A.只有②④ | B.只有②③④ | C.只有①②④ | D.只有②③⑤ |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已知A— + H2B(过量)=HA + HB—,则结合H+的能力:HB—<A—<B2— |
B.在25℃时,将cmol/L的醋酸溶液与0.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2×10-9/(c-0.02) |
C.若将CO2通入0.1 mol/LNaOH溶液中至溶液中性,则溶液中2 c(CO32ˉ)+ c(HCO3ˉ)=0.1 mol/L |
D.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pH=3硫酸和pH=11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碱性 |
电解Na2SO4溶液生Na2SO4和烧碱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说明: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A.a极反应式为:2H++2e一=H2↑ |
B.产物丁为NaOH |
C.c为阳离子交换膜 |
D.每转移0.2mol电子,产生1.12L气体甲 |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氢化物常用于制冷剂,X和Z同主族,其中Z单质易溶在ZX2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X、Y、Z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B.W、Z的氢化物均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
C.含Y元素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
D.X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低于Z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Ag+ |
B.向Na2SiO3溶液中滴入适量醋酸,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 |
C.用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
D.利用碘水检验淀粉已经水解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将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SO2+H2O+ClO-=SO42-+Cl-+2H+ |
B.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HI溶液:2Fe3+ +2HI=2Fe2++2H++I2 |
C.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
D.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转化为沉淀:H++SO42-+Ba2++OH-=BaSO4↓+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