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
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 |
可逆反应3A(g)3B(?)+C(?)(正反应吸热),随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为气体 | D.B和C可能都是气体 |
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氩气,则化学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
A.PCl5(g)![]() |
B.N2(g)+3H2(g)![]() |
C.2HI(g)![]() |
D.C2H4(g)+H2(g)![]() |
X、Y、Z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和 b mol 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A.![]() |
B.![]() |
C.![]() |
D.![]() |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气体R和5 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
A.2 | B.3 | C.4 | D.5 |
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分数为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④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