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甲、乙两瓶醋酸稀溶液,测得甲的pH=a,乙的pH=a+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物质的量浓度c(甲)是c(乙)的10倍 |
B.溶液中的c(OH-)甲是乙的10倍 |
C.由水电离产生的c(H+)乙是甲的10倍 |
D.与等量的NaOH反应消耗甲、乙两酸的体积V(乙)>10V(甲) |
已知:SO2(g)+O2(g)
SO3(g) ΔH=-98 kJ/mol。某温度下,向一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SO2和0.1 mol O2,5 min后达到平衡,共放出热量11.76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 min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 mol/(L·min) |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为7.5 |
C.SO2的平衡转化率为60% |
D.加入催化剂,可使ΔH变小 |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2(g)+ B2(g)xC(g) 符合下列图Ⅰ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Ⅱ的正确说法是
A.P3<P4,Y轴表示A2的转化率 |
B.P3<P4,Y轴表示A2的浓度 |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
某学生做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
a.取一支碱式滴定管;
b.用蒸馏水洗净;
c.加入待测 NaOH溶液;
d.记录液面刻度读数;
e.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
f.置于未经标准酸液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
g.加入适量蒸馏水;
h.加入酚酞试液2滴;
i.滴定时,边滴边摇动;
j.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k.当刚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
l.记录液面读数;
m.根据滴定管的两次得出NaOH溶液的体积为22mL。
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之处有:
A.f.g.k.m | B.c.j.k.m | C.c.h.i.k | D.f.g.h.j. |
常温下,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
B.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 |
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
B.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
C.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