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溶剂进行中和滴定的原理是:H3O++OH-=2H2O.已知液态SO2和纯水的导电性相近,因为液态SO2也会发生自离解:SO2(l)+SO2(l)SO32-+SO2+.若以液态SO2为溶剂,用SOCl2滴定Cs2SO3,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滴定反应可以表示为:SO32- + SO2+=2SO2 |
B.在一定温度下,液态SO2中c(SO32-)与c(SO2+)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
C.自离解的存在,说明SO2是离子化合物 |
D.可通过导电能力变化来判断是否到达滴定终点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H3CH2OH、SO3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于保存少量金属钠 |
D.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其相应的氯化物水溶液制得的 |
氢化锂(LiH)属于离子化合物。LiH跟水反应可以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LiH的水溶液显中性 |
B.LiH中的氢离子可以被还原生成氢气 |
C.LiH是一种强氧化剂 |
D.LiH中氢离子比锂离子的半径大 |
下列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酸性溶液中:Ba2+、K+、SO32―、Cl― |
B.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H4+、SO42― |
C.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Na+、I―、CO32―、OH― |
D.无色溶液中:K+、Cl―、Cr2O72-、HCO3― |
下列实验“实验操作”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结论 |
A |
向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3分解生成了NO2 |
B |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液体 |
制备Fe(OH)3胶体 |
C |
常温下,向饱和![]() ![]() |
说明常温下![]() ![]() |
D |
向纯碱中滴加足量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溶液变浑浊 |
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
元素及其化合物丰富了物质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所以把铜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
B.NaOH溶液和AlCl3溶液相互滴加的现象不同 |
C.金属比非金属易失电子,所以金属可以置换非金属,而非金属不能置换金属 |
D.Al与热水反应困难,故活泼性不及Al的金属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与H2O发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