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建议》中提到的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山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同时有着鲜明特色的革命文化和民间文化、现代文化资源,是著名的文化资源大省。2008年1月13日,山东召开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与我省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条件,把山东建设成为思想基础牢固、服务体系健全、产业优势突出、发展活力强劲的文化强省。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山东省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省?
近几年来,一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针对这种现象,某校高一(1)班专门召开了“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主题班会。
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回答:
⑴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从消费心理的角度,谈谈中学生热衷名牌消费的原因。
⑵作为中学生,你想做一名怎样的消费者?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反映了商品生产与哪些因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图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两图共同表明商品生产和交换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说明这一规律的名称和基本内容?
2009年11月1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加坡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双方就继续推进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胡锦涛提出:中俄双方要紧密配合,使俄罗斯“汉语年”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全面促进人文合作。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8分)
(2)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8分)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荧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