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堀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
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A.义勇军 | B.抗日联军 | C.新四军 | D.八路军 |
该图是1935年12月,北平学生示威游行时,清华大学女生陆瑾向被阻于西直门外的燕京、清华等校学生讲话的照片,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她的演讲内容可能包括
①反对华北自治
②要求蒋介石政府在抗战结束后实现真正的和平
③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④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警告外国侵略者告示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 D.新疆人民警告俄国侵略者 |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幅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幅楹联理解正确的是()
① 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② 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
③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④ 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