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右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示意图,其中B、C分别为两个轨道的远地点。
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应点火加速
B.“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A 点处的速度大
C.“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加速度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加速度大
D.“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机械能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机械能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动能与分子的势能的和叫做这个分子的内能 |
B.物体内分子势能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 |
C.物体的速度增大时,物体的内能增大 |
D.物体的动能减小时,物体的温度可能增加 |
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由无穷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再靠近为止,在这整个过程中,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不断增大 |
B.不断减小 |
C.先增大后减小 |
D.先减小后增大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为零,内能不为零是可能的 |
B.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内能 |
C.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
D.0℃的冰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的水内能大 |
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关于分子势能变化情况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 B.分子势能不断减小 |
C.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 D.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质量和质量 |
B.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质量和密度 |
C.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质量和体积 |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