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从鸡的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纸层析法 |
B.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
C.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 |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
B.细胞衰老,代谢减弱;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
C.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 |
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
基因组成为XBXbY的甲,其父色盲、母表现正常。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XY(♂)个体为杂合子,XX(♀)个体为纯合子 |
B.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红绿色盲基因b,也无它的等位基因B |
C.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是由父方或母方遗传来的 |
D.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女的几率是1/2 |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
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
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
若让②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A.1/2 | B.1/4 | C.1/8 | D.3/8 |
右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a阶段为减数分裂、b阶段为有丝分裂 |
B.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
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