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就是说 ()
①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只要敢于反对权威,就能树立创新意识
③要敢于否定,树立革命的批判的精神④要不唯书、不唯上,抛弃旧的知识

A.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近年来,“物联网”作为一门新技术和一项新兴产业,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所谓物联网,就是通过传感器、芯片等方式实现物与物沟通的网络。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物联网”的逐步实现,使得城市生活的模式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材料告诉我们
①联系引起变化,变化就是发展
②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③创造性思维就是要突破规律的制约,解决实际问题
④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我国的凤凰自行车厂,根据亚非拉各地的特点,研发出因地制宜的适销对路产品。如在非洲市场,当地主要用自行车承担运输任务,“凤凰”据此将承重能力从原先100公斤增至150公斤,可在山地中疾驶;在东南亚,当地人爱追求时尚,凤凰将自行车装上了车载收音机和艳丽的转向灯。经济学家指出,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从哲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出现表明
①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