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以下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煤矿:② ;
铁矿:④ ;
城市:⑤ ,⑥ ;
油田:⑦ 。
(2)图示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其发展初期凭借的优势条件是:
(3)在本区优势条件下建立的工业部门有: (至少三个)。这些工业部门主要属于 (轻、重)工业。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本区不仅大规模开采 ,而且还排放大量的 废弃物,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
(4)基于上述事实,说说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5)请谈谈东北老工业基地该如何寻找出路?
该图为尼罗河、长江略图。读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埃及在阿斯旺兴建了一座高110多米的大坝,坝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水库
——纳赛尔湖,得到发电、防洪、灌溉、养鱼、航运、旅游等利益。
(1)对比说明尼罗河、长江水系特征的主要不同点。
(2)近二、三十年来,尼罗河三角洲海岸线向后退缩,而长江三角洲的海岸线则向海洋伸展。
试分别说明原因。
(3)7月两河三角洲地区的天气特征相似,请分析原因?
(4)选择:尼罗河三角地区生产的棉花的质量更高,主要原因是( )
A.气温更高 | B.水源更充足 |
C.土壤更肥沃 | D.太阳辐射更强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现有城市中约有1/2的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约占1/6,每日缺水达1600
万吨。
材料2 我国沿海缺水城市集中分布地区图
(1)针对甲图所示地区城市缺水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有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跨流域调
水和海水淡化等。其中目前比较可行的是,简述选择该措施的理由。(4
分)
(2)乙图所示地区城市群位于我国东部湿润区和河流入海口,但仍有严重的缺水问题,
试分析该地区城市缺水的人为原因。
(3)丙图所示地区经常出现“咸潮”,导致城市供水出现暂时性短缺。根据所掌握的地
理知识,请说出该地区容易发生咸潮的季节及其原因。
如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频发洪涝灾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A为________ 。A的西侧是____________地形
区。
(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C河段景观描述,请说明其形成过程。
(3)近年来,该地区针对洪涝灾害频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等气温年较差(年较差指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
之差)分布图和沿满洲里—绥芬河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值约为;主要出现在省。
(2)图中P地与附近同纬度地区相比,其年较差,原因是。
(3)写出地形剖面图中字母A、B、D表示的地形区名称。
A;D。
(4)C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简述该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和形成的自然条件。
【环境保护】图15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问题。图15
(l)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