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以下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煤矿:② ;
铁矿:④ ;
城市:⑤ ,⑥ ;
油田:⑦ 。
(2)图示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其发展初期凭借的优势条件是:
(3)在本区优势条件下建立的工业部门有: (至少三个)。这些工业部门主要属于 (轻、重)工业。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本区不仅大规模开采 ,而且还排放大量的 废弃物,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
(4)基于上述事实,说说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5)请谈谈东北老工业基地该如何寻找出路?
读下列两图,回答问题:(每填(画)对一个1分,共10分)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在C图上标出晨昏线。
(2)左图的B位置是表示北半球的(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是;该日右中所示四个城市,昼夜状况是;该日后的三个月,太阳直射点是向(方向)移动,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3)当地球从D——A运动时,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4)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最小 | B.黄赤交角的大小为0° |
C.呼和浩特正午阳光直射井底 | D.正是南极科考的最好季节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颁奖会材料二 某工业园区“生产链”示意图
材料三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1)阅读材料一,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你能发现这些企业有什么特点?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工业园区存在着这样一个工业“生态链”,这是“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个产物。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3)读材料三,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所示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2)举例说出图中所示地区的内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至少写出两种内力作用的表现)
(3)依据图中信息,指出云南东川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云南元阳的哈尼族人民利用当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改造坡地,修建梯田,拦腰筑沟,沟水冲肥,种植水稻,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奇观。下图为元阳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和梯田景观图。
(4)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说明哈尼人“山上种树、山腰居住、山下种田”的原因。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流动人口由14439万人变为26139万人。
材料三 巴西政府于2007年公布《加强家庭农业国家计划》,目的是加强家庭农业,减缓农村人口迁移进城的趋势,并起到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效果。
(1) 材料一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和。
(2) 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方向?
(3) 巴西政府公布《加强家庭农业国家计划》为什么能减缓农村人口迁移进城的趋势?
(4) 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写出图示地质构造类型: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3分)
(2)该地地壳受到了________(南北、东西)方向力的作用,此力属于________(“拉张”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__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__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__运动。(5分)
(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2分)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甲”或“乙”)地,原因是。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地;钻探石油应选择在地,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