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危害不包括:( )
| A.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 B.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
| C.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 D.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天赋人权 | B.主权在民 | C.君民共主 | D.民贵君轻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某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B.李贽笔下的孔子 |
|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
|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魏源 | B.王韬 | C.宋教仁 | D.胡适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 B.救亡图存 | C.反抗外来侵略 | D.反对专制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