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一个高等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 细胞(选择“动物”或“植物”)的模式图,因为此细胞具有 而没有 和 。
(2)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________。
(3)合成细胞内酶的场[ ]_________。
(4)在动物和植物细胞中都有,但是在
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 ]__________。
(5)能够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并能够作为细胞内蛋白质通道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6)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
(7)将该细胞置于0.3g·mL-1的蔗糖溶液
中,能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什么?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表示在相对封闭的大棚内,番茄植株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变化情况。图乙丙表示在晴朗夏季,将用完全培养液培养的番茄植株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继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水平虚线: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据图分析:
(1)图甲中C点代表上午10:00,E点代表中午12:00。C~E时间段中,该植物吸收的CO2量约为mg
(2)图中如果在C、F时刻,植株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则C、F两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
(3)如果土壤中长期缺乏Mg2+,则图甲中J点向_____ (上或下)移动,G点向____(左或右)移动。
(4)影响BC段变缓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5)当罩内的CO2浓度位于图乙中B点时,番茄植株的叶肉细胞的生理状态可用下面的图
表示。
(6)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并说明理由。,。
人类需要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自己。
(1)人类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条染色体的DNA序列。若单眼皮基因的一个片段(如图所示)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一异亮氨酸一精氨酸一谷氨酸一丙氨酸一天冬氨酸一撷氨酸一”(已知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A)。如果箭头所指碱基对A-T缺失,则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该种变异属于。
(2)某校同学在进行人群中遗传病发病情况调查时,发现某小学的一名三年级男生患一种先天性遗传病。该男孩的父亲、祖父和祖母都是该病患者,他的两位姑姑也有一位患该病。这位患病的姑姑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和一个患该病的女儿,其余家族成员均无该病,表型正常。①请根据这个男孩及其相关的家庭成员的情况,用下面给定的图例,在方框中绘制出该病的遗传系谱图。
②该患病男孩长大后,若与无该病的女孩结婚,则生育的男孩仍患该病的可能性是___。
Ⅰ.下面是有关生物的调节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神经信号在X处和Y处传导(传递)的区别是:在X处以,在Y处以;在Y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在X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Y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药前相同,说明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最可能是抑制了的功能;X处受到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2)如果图1代表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身体内某处的调节示意图,分泌物a代表某种激素,该激素可随血液循环带到垂体,并促进垂体分泌促进某腺体分泌激素b的激素。当血液中的激素b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细胞甲的活动,则细胞甲是细胞,激素b是。
(3)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棉纤维的产生,图2为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产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棉纤维既长又多)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则图中丙表示棉花。进一步研究发现生长素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促进细胞内的转录过程。请设计实验验证这种作用机制。
①实验材料:培养液、普通棉花胚珠表皮细胞、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RNA测量装置。
②该实验的目的是:。
③实验思路:
第一步:取两个培养瓶,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培养液普通棉花胚珠表皮细胞。
第二步:A瓶不做处理,B瓶加入。
第三步:将A、B培养瓶放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
第四步:测定A、B培养瓶细胞中的含量,做好记录。
④实验结论:略。⑤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Ⅱ. 正常人血浆PH为;抗体的作用机理:。
现天气已转冷,米中学生起早床时常出现全身颤抖:写出此反射弧:。
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苐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结果发现,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O2 (与预测结果不相符)。请回答:
(1)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原因是:。
改进措施是:。
(2)实验步骤③必须获得线粒体而不进一步离心获取线粒体基质的原因是,他们认为线粒体必须保持才能完成相应的功能。
(3)实验步骤⑤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4)经分析及对实验个别步骤作恰当修改,重新实验后,获得了与预期相符合的实验结果。最后,老师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是不是在实验过程中,空气中CO2溶入样本中的量足够大,而被检测剂检测到C02呢?为了排除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你们如何解决?”你认为改进的措施是什么?。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Ⅰ.现有磨浆机、烧杯、滴管、量筒、玻璃棒、漏斗、纱布、苹果、试管、蒸馏水、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一定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下表是某小组利用上述材料进行的有关实验:(“/”表示不加),请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顺序 |
项目 |
烧杯 |
|||
甲 |
乙 |
丙 |
丁 |
||
1 |
加入苹果泥 |
20ml |
20ml |
20ml |
20ml |
2 |
① |
2ml |
/ |
2ml |
2ml |
3 |
加入不同液体 |
2ml蒸馏水 |
2ml蒸馏水 |
2ml盐酸溶液 |
2ml氢氧化钠溶液 |
4 |
水浴恒温,玻璃棒搅拌 |
15分钟 |
15分钟 |
15分钟 |
15分钟 |
(1)表中①处的内容是。
(2)比较烧杯甲、丙、丁的结果可知:能影响酶的活性。
(3)若要验证果胶酶的作用,应把两个烧杯同时取出并过滤相同时间,观察并比较。
Ⅱ.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是法;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比;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的结果如右图所,请据图回答。
A、B、C、D四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乙代表的物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