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本诗是他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dāng)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③踯躅:即杜鹃花。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1)颔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4分)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5分)

阅渎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韵梨花
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两首诗都写梨花,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各不相同。两诗的思想情感分别是什么?(4分)
(2)《次韵梨花》运用衬托的手法写梨花,《东栏梨花》运用比喻的修辞写梨花,请结合诗歌简析两种手法各自的妙处。(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末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结合全诗谈一谈,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阅渎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韵梨花
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两首诗都写梨花,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各不相同。两诗的思想情感分别是什么?(4分)
《次韵梨花》运用衬托的手法写梨花,《东栏梨花》运用比喻的修辞写梨花,请结合诗歌简析两种手法各自的妙处。(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第五句中的“惭”有什么含意?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