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用于检测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 B.脂肪的检测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微粒. |
| C.检测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
| D.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
褐色雏蝗是每年只有一个世代的一年生昆虫。某地区褐色雏蝗从卵经若虫到成虫的季节消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褐色雏蝗的卵、若虫和成虫构成了一个褐色雏蝗的群落 |
| B.从成虫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该地区褐色雏蝗的数量变化属于稳定型 |
| C.褐色雏蝗以虫卵的形式过冬,当年成虫的数量与卵的数量呈正相关 |
| D.决定该地区褐色雏蝗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迁入率、迁出率及性别比例 |
请根据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表示甲乙间为捕食关系,其中乙是被捕食者 |
| B.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 C.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
| D.在图中A点时,甲种群的丰富度最高 |
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
| 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
| 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 |
| 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
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
| 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
| C.第8年的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
| 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
| C.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
| 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