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区域是用某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下列关于各区域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水分 B.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热量
C.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水分 D.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热量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B.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较短,农作物复种指数低
C.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没有不利影响
D.气候条件优越,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甜菜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原因是       

A.雨热同期的气候 B.黏重的土质
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D.平坦的地势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西洋上的“三角贸易”长达400年不衰,既有社会经济原因,也有自然原因,综合考虑盛行风向和洋流因素,图13中有关“三角贸易”的航程示意图,正确的是

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一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图12),回答25~26题。

图12中a、b两曲线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立体式道路网
C.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读“长江入海口古今图”(图11),回答23~24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据此回答23—24题。

甲图中AB段河流()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流向西 C.水位A处低于B处 D.不能确定

关于甲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图10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21~22题。

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
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C.三地河口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该国最大的港口城市   B.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C.城市化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D.都有丰富的水源

读图9,回答19~20题。

若图9表示某城市的风频,从大气环境角度考虑,住宅区最好布局在该城市的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若图9表示地租等值线,O点表示市中心,则造成该城市东北部和西南部地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西南部交通通达度高 B.东北部风景名胜区
C.西南部知名度高 D.东北部工业发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