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在未来国际气候制度构建方面,提出设立每年进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公投,倡议设立国际气候法庭,监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执行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坎昆是墨西哥东南海面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岛,全年平均气温为27.5度,7月至10月间雨季来临时,这里几乎天天阵雨不断,而当雨过天晴时,常会出现彩虹。结合图示判断,坎昆在图中的位置和气候类型是
A.y地中海 | B.B热带草原 | C.A亚热带季风 | D.C 热带草原气候 |
2011年1月,我国淮河以南大部地区迎来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气温再度走低。与此同时,华北、黄淮等地旱象仍将持续。专家称由大气环流导致气候异常,说法合理的是
A.西北强冷空气到达南方遭遇暖湿气流带来降水 |
B.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利于暖湿气流北上 |
C.北方地区没有暖气团,不能形成锋面 |
D.南方地区形成了江淮准静止锋造成阴雨连绵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
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
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
B.“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 |
C.“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
D.“风寒效应”与“水寒效应”一样,都会使人体温下降 |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身体潮湿时散失的体热比干燥时多,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
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 |
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 |
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
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表。当地表层为潮湿、粘稠的红土土壤,其下为沉积岩层,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地点 |
A |
B |
C |
海拔(m) |
400 |
250 |
460 |
某沉积岩埋藏深度(m) |
212 |
73 |
221 |
该区域可能属于
A.向斜谷 | B.背斜谷 |
C.向斜山 | D.背斜山 |
该区域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棉花 | B.大豆 | C.苹果 | D.茶叶 |
下面左图示意野外应急救援太阳能辅助定位灯标,图中太阳能光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称为太阳能光板倾角。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对定位灯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定位标示牌指示灯标的地理位置 |
B.太阳能蓄电池充电时受天气影响大 |
C.救援方通过GIS了解定位灯标分布情况 |
D.太阳能光板倾角随纬度增大而增大 |
若将该定位灯标安装在右图中
A.甲地,突遇山洪暴发能及时报警 |
B.乙地,利于迷路游客寻求救助 |
C.丙地,方便露营游客手机充电 |
D.丁地,可为攀岩运动者提供照明 |
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图,甲至辛是经纬线坐标上的八个地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各点之间若以最短距离来比较,下列两点在地球表面上的实际距离最远的是
A.己辛 | B.丙庚 | C.乙己 | D.甲戊 |
亚特兰蒂斯是个传说中的古文明,后人曾透过柏拉图提出的地球六分说,也就是把地球360度切成六等分,来推论亚特兰蒂斯的地点。其推论依据是沿着同一条纬线时,亚特兰蒂斯往东60度为古埃及文明之处,往西60度则为玛雅文明北方的美国南部沿海地区。依此推论,亚特兰蒂斯的位置最可能位于图中
A.乙 | B.丙 | C.己 | D.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