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全国(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国际上衡量工业化水平经常采用人均生产总值、非农增加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四项指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化率的经验数据

发展阶段
人均生产
总值(美元)
非农增加值
比重(%)
非农就业
比重(%)
城市化率(%)
工业化初期(工业化起步)
600
65
20
10
工业化中期(工业化起飞)
1200
80
50
30
工业化后期(基本实现工业化)
3000
90
70
60
后工业化阶段(全面实现工业化)
4500
95
90
80

我国城市化率与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比较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①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呈正比例关系
②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到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贡献作用开始减弱
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松弛到紧密的发展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我国的城市化特点是

A.1995年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变慢
B.中国的城市化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C.至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后期应该具有的均值
D.我国的城市化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中部的城市化率依次递减

读不同年份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小麦出口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代表的国家分别为

A.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 
B.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
C.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
D.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

下列关于甲、乙、丙小麦出口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国2002年小麦出口量突然下降
B.乙国小麦出口量上升是由于生态退耕
C.丙国小麦出口量逐年增加
D.甲、乙、丙都是世界著名小麦出口国

中国正在酝酿建设第五条能源大通道—中巴铁路,该铁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终点设在巴基斯坦港口城市瓜达尔,瓜达尔港运营权已于2013年2月18日移交中国企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属于瓜达尔港建设有利条件的是

A.毗邻油田,货物运量大
B.靠近首都,经济腹地广
C.扼守波斯湾出口,位置重要
D.位于印度河河口,港阔水深

中巴铁路修建将给喀什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扩大经济腹地②缩短出海距离
③改善对外交通条件④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每当枯水期时,其附近河流中常有河沙出露 ,经强风年复一年地吹送,逐渐在河岸上形成了一巨大、突兀的沙丘。该景观因沙丘之形与其在江面中的倒影酷似一合掌祈祷的佛掌而得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佛掌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过程是

A.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沉积
B.流水沉积→风力搬运→风力沉积
C.风化侵蚀→风力搬运→流水沉积
D.海陆变迁→流水搬运→风力沉积

该景点的旅游资源类型和景观欣赏方法是

A.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优选观赏角度
B.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适当距离仰视
C.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乘船沿岸欣赏
D.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把握观赏时机

读某河流域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80年
2010年
耕地
55%
40%
林地
20%
44%
草地
5%
7%
荒地
15%
2%
其他
5%
7%

与2010年相比,1980年时该河流R点以下河段水文特征是

A.水位较高 B.含沙量较大
C.流速较快 D.结冰期较长

规划在R点处修建水库大坝,碰到的最大困难是

A.人口密集,搬迁费用高 B.淹没农田,耕地损失大
C.多地震活动,地质不稳定 D.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