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图甲是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图乙是日本与韩国企业在我国城市投资办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甲中的国家名称。
A _______ , B_______, C _______。( 6分 )
(2)比较说明图乙两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异同点。( 8分 )
(3)简要说明青岛、大连、上海等地吸引日本、韩国等国家企业来华办厂共同具有的区位优势条件。(8分)
(8分)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思路见图
材料二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概述甲、乙两地地貌的成因。(2分)
(2)请简述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3分)
(3)根据以上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你认为这些建议应包括哪些具体措施?(3分)
(8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图和兰萨罗特岛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兰萨罗特岛游记摘录:岛上到处都是山丘,大片肥沃的黑色火山灰土一望无际,该岛屿植被稀少,只有少许棕榈树和仙人掌,显得异常荒凉,且经常性的多发海雾。岛上出产葡萄、蔬菜、谷物等。这里的葡萄种植有一种特殊的种植技术:单株葡萄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坑深l—1.5米,坑边用石块垒半圆形石墙(见图:葡萄园里的鱼鳞坑)。
(1)描述兰萨罗特岛的降水特征,并分析成因。(3分)
(2)评价该地进行葡萄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并分析该地葡萄特殊种植技术的作用。
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图中箭头表示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在A区域看到的自然植被是。(1分)
(2)C探险区存在一个低温中心,该区域种植业集中于地形。在E地最有可能拍摄的照片是下图中的,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3分)
(3)探险路线经过南非德班,2011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该地举行。这次会议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为解决此问题,我国近几年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4分)
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A、B、C、D四地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 分别称为_______ 、 _______。
(3)从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______。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M、N两条线附近,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_______,且为_______(冷或暖)锋,该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N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试说明理由。________
(3)图中所示水循环为___________水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__________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____岩。
(4)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