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图甲是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图乙是日本与韩国企业在我国城市投资办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甲中的国家名称。
A _______ , B_______, C _______。( 6分 )
(2)比较说明图乙两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异同点。( 8分 )
(3)简要说明青岛、大连、上海等地吸引日本、韩国等国家企业来华办厂共同具有的区位优势条件。(8分)
读俄罗斯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三大河流自南向北流的原因是
(2)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这三条大河的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主要原因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两区域图。
材料二 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1)据图分析,一月甲国所在半岛北部m山地和南部n地的温差最大可接近多少度。
(2)分析甲半岛与乙岛共同的地形特征。
(3)与七月份相比,一月份m、n两地的温差较大,请分析两地一月份温差较大的原因。
(4)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主要原因。
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下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该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填序号)。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
(2)下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____________。
(3)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沿海的严重气象灾害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___________造成的。
(4)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
(5)图中甲、丙两个气候区的纬度分布有什么差异?
(6)试从类型、分布、特点和成因方面对比①、③两种气候类型。
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如图所示,Q点为晨昏圈与70°N的切点。图示时刻,Q点的地方时为点
⑵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
⑶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⑷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M地昼长为。
⑸Q地位于M的方向。
(6)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趾点(70°S,60°E)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
读图,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北京时间为________。(4分)
(2)这一天出现极昼的范围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