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择 |
|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
|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
新中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B.“一边倒”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另起炉灶” |
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说:“……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所说的这条:“新路”是指
| A.井冈山道路 | B.进行解放战争 | C.实现人民民主 | D.进行重庆谈判 |
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
| 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
|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
|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