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我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根本意义是
A.有利于实行民主集中制 | B.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 |
C.有利于基层政权建设 | D.最大程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
阅读示意图,造成图示现象的外部条件主要在于
A.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C.“实业救国“思想的刺激 |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
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漫画(注: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是
A.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 | B.反对君主制度,主张共和制度 |
C.反对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 D.反对暴力革命,欣赏渐进改良 |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
1894年,张白振勋(后为张裕葡萄酒公司老板)在奏折中说:“当此库款支绌,财力困敝。问诸国,而国已无币之可拨;问诸官,而官已无款之可筹;问诸民,而民更无力之可顾。除息借洋款外,其能凑集巨资承办一切者,惟赖于商。”由奏折所言可知张振勋建议清政府
A.增加各项官民税额以偿付赔款 | B.允许私人兴办企业 |
C.大举借款以偿付外债 | D.应兴办民用工业以筹集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