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09年12月5 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
材料二: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

结合上述材料,判断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B.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根据本次会议精神和中国的现实情况,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

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 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 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AB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AB与CD相交于B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图文信息,可知

A.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
C.此季节是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A位于B的西北方向

图示时刻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C.全球属于昼的范围大于夜
D.图中B点所在经线40°E为0时

读甲、乙两类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据图判断,符合乙类国家人口情况的是

A.1950年至2000年人口出生率上升
B.1950年至2000年人口稳定增长
C.1975年至2000年死亡率小幅下降
D.到2000年人口已经出现了负增长

关于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B.在甲类国家,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进行
C.许多乙类国家的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D.目前,乙类国家城市化速度比甲类国家快

读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左图)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右图),回答下题。

据图可知,该农场生产经营的优点不包括

A.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B.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
C.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
D.农林牧副渔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有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读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表,回答下列各题。

据表可知,5个监测点PM2.5污染物均来源于

A.机动车尾气排放 B.集市嘈杂的噪声
C.居民生活垃圾 D.企业废气排放

人吸入过多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大气中的PM2.5对大气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A.不利于水汽凝结,不易形成云雾和降水
B.加强部分太阳辐射,影响光照
C.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
D.污染大气,增加能见度

图中阴影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从地形角度分析,平原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①—④中表示龙卷风灾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海啸也是美国本土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海啸形成原因不包括

A.海底地震 B.火山爆发
C.水下塌陷和滑坡 D.强烈大气扰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