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
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 D.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
图为某地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季节,最有可能为( )
A.北半球春季 | B.北半球夏季 |
C.北半球秋季 | D.北半球冬季 |
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附近海域风浪大于M海域 | B.K附近以晴好天气为主 |
C.P地盛行东南风 | D.N地森林火险等级较低 |
图为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状况图,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
A.O→P→M→N→O | B.P→O→M→N→P |
C.M→N→P→O→M | D.N→M→O→P→N |
冬至日,晨昏圈与某经线圈相交于甲、乙两点,当甲点地方时为12点时,则另外一个交点乙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0° | B.47° | C.43° | D.90° |
下表为某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次年1 |
次年2 |
次年3 |
次年4 |
次年5 |
次年6 |
气温(°C) |
11.5 |
12.0 |
12.6 |
14.6 |
19.3 |
23.2 |
26.3 |
26.8 |
24.4 |
20.4 |
15.9 |
11.1 |
降水( mm ) |
61.2 |
57.0 |
47.2 |
36.1 |
22.6 |
10.4 |
3.1 |
7.1 |
32.5 |
60.5 |
56.0 |
66.8 |
影响该城市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A.暖流 | B.西南风 |
C.西北风 | D.东南风 |
该城市可能属于下列的国家是
A.美国 | B.南非 | C.巴西 | D.意大利 |
图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区域地壳厚度,最接近
A.5千米 | B.17千米 |
C.33千米 | D.2900千米 |
该地可能是下列哪个地方
A.116°E,40°N | B.90°E,30°N |
C.南极点 | D.经度180°,纬度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