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宗教 |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
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 |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
早在13世纪,英国即产生了议会,并获得了批准赋税和颁布法令的权力。议会权力在英国王权强大的时候不断反抗并扩大,直到光荣革命后才得以彻底限制了王权。这些史实说明
A.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经济发展 | B.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代议制 |
C.13世纪后英国议会权力逐渐超过王权 | D.限制王权是革命前英国议会的传统 |
古希腊直接民主政治制度下,政治家必须具备很强的演说能力,出现了教授修辞学、论辩术和从政知识的哲学家,形成了“智者学派”。由此可见,与“智者学派”产生密切相关的是,希腊
A.公民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 B.城邦民主政治的繁荣 |
C.曲折的临海地理环境影响 | D.城邦频繁的对外军事斗争 |
清代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作者通过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此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这部作品
A.抨击了明清时期僵化的科举考试制度 | B.讲述的文人故事贴合社会,发人深省 |
C.表明中华民族向来有尊敬士人的传统 | D.推崇统治者所认可的儒家学说和精神 |
阅读宋代耕地面积与税收情况,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
总耕地面积 |
农业税 |
各级商业税 |
996年 |
312万顷 |
1249万两 |
2210万两 |
1021年 |
525万顷 |
2321万两 |
6389万两 |
A.宋代是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国家 B.封建政府非常重视对外贸易
C.经济的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基础 D.商业在国家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庄子·山木》载: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脚着革绳系住的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在此,庄子
A.强调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 B.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修身养性 |
C.主张建立统一的法治国家 | D.认为治国要以仁义和道德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