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
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企业的合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灵魂”。这一现象始于()
A.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 D.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
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 D.讽刺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
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一书中这样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上述材料所指的这场革命是指()
A.英国光荣革命 |
B.工业革命 |
C.法国启蒙运动 |
D.俄国十月革命 |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信仰得救;致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