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历史的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遭遇,全球史观/侵犯 |
| B.欧洲/文明遭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
|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③ |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万物只有一个理 | B.有理而后有气 |
| C.宇宙便是吾心 |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
|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
|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演变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仁者爱仁 ②存天理,灭人欲 ③天人感应 ④民贵君轻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①②④③ | D.①③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