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如图为一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F质点此时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A.波向左传播 |
B.质点H的运动方向与质点F的运动方向相同 |
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
D.质点C在此时的加速度为零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 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A.A="1" m f="5" Hz |
B.A="0.5" m f="5" Hz |
C.A="1" m f="2.5" Hz |
D.A="0.5" m f=2.5 |
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的频率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0.5s |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2m |
C.若摆长减小,单摆的固有频率也减小 |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 |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0.8s到1.2s 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动能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 |
B.质点的动能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 |
C.质点的动能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 |
D.质点的动能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 |
图甲是利用砂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盛砂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砂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砂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第一次以速度匀速拉动木板,图乙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第二次使该砂摆的振幅减半,再以速度
匀速拉动木板,图丙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由此可知,砂摆两次振动的周期
和
以及拉动木板的速度
和
的关系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