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元素,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以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
B.镓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 |
C.镓与锌、锡等金属制成合金,可提高其硬度 |
D.镓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这是因为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
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对此化学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
D.在这2min内B和C物质浓度都逐渐减少
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X极逐渐变粗,Y极逐渐变细,Z是电解质溶液,则X,Y,Z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A.X是Zn,Y是Cu,Z为稀H2SO4 |
B.X是Cu,Y是Zn,Z为稀H2SO4 |
C.X是Fe,Y是Ag,Z为稀AgNO3溶液 |
D.X是Ag,Y是Fe,Z为稀AgNO3溶液 |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间的中和反应 | B.乙醇的燃烧 |
C.碳酸钙受热分解 | D.铝粉与盐酸反应 |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
B.形成物质中的化学键时,要吸收能量 |
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D.形成或断裂同一种化学键,放出或吸收的能量是不相等的,这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下列物质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H2O2 | B.HCl | C.Na2O2 | D.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