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元素,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以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B.镓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
C.镓与锌、锡等金属制成合金,可提高其硬度
D.镓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这是因为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含有少量银和锌的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CuSO4溶液作电解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的质量减少了x g ,则()

A.电解液的质量增加x g B.阴极质量增加x g
C.阴极质量增加a g ,a>x D.阴极质量增加b g ,b<x

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需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下列物质中可以加入的是()

A.AgNO3 B.NaCl C.H2SO4 D.NaOH

如下图,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有无色无臭的气体放出,符合条件的是()


a极板
b极板
x极板
溶质
A

石墨
负极
CuSO4
B
石墨
石墨
负极
NaOH
C


正极
AgNO3
D

石墨
负极
CuCl2

下列有关电解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C.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D.在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在25℃时,将两个铜电极插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是逸出a mol气体,同时有Wg 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若用铂电极电解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00% B.×100%
C.×100% D.×10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