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是s;那么,当它的速度从2v增加到4v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s | B.2s | C.4s | D.8s |
一质点沿x轴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5+2t3,其中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v=6t2,其中t的单位是s。设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v1,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
A.v1=12m/s | B.v1=8m/s | C.v2=38m/s | D.v2=39m/s |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由此开始甲一直做匀速运动,乙先匀加速后匀减速,丙先匀减速后匀加速,他们经过下一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
A.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
B.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
C.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
D.他们通过下一路标的先后情况无法确定 |
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
B.x—t图象中t1时刻v1 > v2 |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
如图所示,每一个图都有两条图线,分别表示同一直线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哪些图对应的运动不能实现( )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