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 )
A.![]() |
B.![]() |
C.![]() |
D.![]() |
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
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
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 = bd,则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A.b点2次,c点1次 |
B.b点1次,c点1次 |
C.b点1次,c点2次 |
D.b点2次,c点0次 |
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
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16 | B.1/9 | C.1/8 | D.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