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后,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下半年,面对日益严峻的甲流疫情,世界各国相继启动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活动。下列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被动免疫
B.组成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共8种
C.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增殖需在宿主细胞内进行
D.用含32P的活鸡胚培养得到的子代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部含有32P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性状可以遗传,但它不是一个新物种。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二倍体黄瓜可获无子果实,这种性状不可遗传
C.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实质都是染色体上的DNA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改变
D.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三对基因可自由组合),用其花粉离体培养获得n株幼苗,其中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0

果蝇产生眼色素B和D的反应如下:
酶X酶Y
底物A——→ 色素B;底物C 一→ 色素D
野生型果蝇(显性纯合子)有B和D这两种色素,眼为红褐色。缺色素B的果蝇为鲜红眼,缺色素D的果蝇为褐眼,缺B和D的果蝇为白眼。现将一白眼果蝇与一野生型果蝇交配,其子代果蝇体内有关酶存在的情况及性状表现分别是

A.只有一种酶X,褐眼 B.只有一种酶Y,鲜红眼
C.酶X和酶Y都没有,白眼 D.酶X和酶Y均有,红褐眼

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蛛,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一定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状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